近日,復合材料機翼典型盒段靜力和損傷容限試驗在中國商飛北研中心全部完成,驗證了結構設計方案和強度分析方法,滿足CCAR-25-R4相關適航條款要求,標志著我國已經掌握滿足國際民機適航要求的大型民機復合材料主承力結構強度驗證能力,為后續復合材料機翼全尺寸盒段靜力和疲勞/損傷容限試驗奠定了堅實基礎。
試驗現場
復合材料在大型民機主承力結構上的應用比例,已成為衡量民機技術先進性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在國家有關部委、航空領域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商飛公司于2012年啟動了大型民機復合材料機翼研制攻關項目(簡稱“復材機翼項目”),以C919型號為平臺,全面開展復合材料機翼的設計分析、制造裝配和試驗。這也是國內首次干線飛機級復合材料機翼盒段靜力和損傷容限試驗。
該復材機翼項目在國內實現了“四個首次”!首次在國內民機重大預研項目中建立復合材料機翼“材料、設計、分析、工藝、裝配、試驗”全流程;首次按照適航要求開展T800級復合材料高層級“積木式”試驗;首次由“千人計劃”專家技術引領和牽頭完成國產大型民機關鍵技術攻關和集成;首次組建了中國商飛公司產品類IPT團隊,探索異地協同工作模式,通過統一工作平臺實現跨專業、跨單位、跨集團、跨國界的并行、整合和協同。
復材機翼項目采用面向制造裝配的設計(DFMA)理念,并通過典型盒段和全尺寸盒段試驗件制造、裝配進行驗證,在國內民機制造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復材機翼項目形成了一系列經過系統驗證、較為完整的復合材料機翼結構設計原則、強度分析方法和許用值數據庫。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