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客觀評估本輪疫情對我國制造企業運營狀況的影響,2022年5月,e-works開展了《2022中國制造企業運營現狀》問卷調研,共獲得了200家制造企業的有效調研結果。本報告對調研樣本和調研結果進行了分析,并對制造企業如何應對疫情影響提出了建議。[詳情]
一方面是不斷增加的設備保有量,客戶對服務及時性的要求更苛刻,另一方面卻是服務人員嚴重不足,又收不到服務費,如何解決服務人員短缺的矛盾?看似這是一道無解題,無形中卻逼著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詳情]
7月2日上午,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項目在上合示范區核心區開工。該項目未來總投資金額130億元,未來將建設成為家電全產業鏈科技園區和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園區,帶動提升青島市產業數字化水平。[詳情]
7月1日,西永微電園,隨著預制模塊化箱體最后一箱吊裝完成,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項目主體建筑數據中心完成封頂。 ?[詳情]
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實施標志性產業鏈突破工程,深入推進“鏈長制”,精準延鏈補鏈強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更加緊密配套。記者從省工信廳了解到,通過有序延鏈整合,山東省正圍繞“十強產業”及傳統特色優勢產業組織同步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積極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集聚區。截至目前,全省已公布三批65家省級特色產業集群,集聚企業7.92萬家,年主營業務收入12195.21億元,帶動社會就業244.86萬人,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詳情]
以“創新服務 智造未來”為主題的2022南京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創新服務大會,近日在江寧開發區大數據中心舉行。我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專班會同市各相關部門和板塊負責人,圍繞創新主線,共謀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據悉,今年前5月,全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鏈實現營收526.4億元,同比增長13.7%,產業鏈營收連續兩年平均增速超20%。[詳情]
安徽首個超大型智算中心——中國電信安徽智算中心2日在中國電信(安徽)大數據產業園正式啟動。據悉,該智算中心對構建“東數西算”長三角區域聯動格局、促進算力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詳情]
6月29日消息,本土工業軟件服務商賽美特宣布,已于近期完成總額高達5.4億元的A++輪和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比亞迪股份、韋豪創芯、高瓴創投、上海科創、上海自貿區基金、天善資本等。據了解,此輪融資以產業合作為主,將進一步加速賽美特在業務領域的發展。賽美特管理層共同增資2億元人民幣。[詳情]
三星的3nm芯片終于在今天掀開面紗。三星宣布,基于3nm全環繞柵極(Gate-All-AroundT,簡稱 “GAA”)制程工藝節點的芯片已經在其位于韓國的華城工廠啟動大規模生產。此舉使三星成為全球首家量產3nm芯片的公司。[詳情]
電動化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趨勢之一,成為近年來各方關注的焦點,雖然用戶視角下當前工程機械電動化存在續航、補能、配套體系的痛點,但是隨著行業發展,電池價格下降、電池技術的突破,配套體系完善,工程機械電動化勢頭強勁。[詳情]
在6月24日公布的2022年度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中,濟南市以583家的新增數量穩居全省首位。自2019年起,濟南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呈現逐年跨越式增長態勢,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5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計1532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88家,持續領跑全省。[詳情]
?本屆大會是承包商會連續第五年舉辦的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重要年度專業會議,以“逆勢布局、穩中求進、融合創新、協同發展——共建新生態,一起向未來”為主題,圍繞行業發展形勢,優化市場和業務布局,把握綠色低碳、數字化轉型機遇,推動業務模式創新,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構建產業鏈及跨界合作新生態等內容開展研討,共議行業發展大計。[詳情]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21年物聯網示范項目名單的通知
按照《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信部聯科〔2021〕130號)要求,經組織推薦、綜合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環節,我部確定了2021年物聯網示范項目名單(見附件),現予以公布。[詳情]
獨角獸是在創新全球化背景下伴隨互聯網浪潮而生的新物種,不斷以新技術、新應用、新消費加快價值鏈重塑,為城市發展注入創新活力、拓展經濟方向、創造大量就業,已成為提升城市能級和區域活力的重要抓手。[詳情]
6月27日,《互聯網周刊》聯合eNET研究院、德本咨詢發布了“2022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100強”。[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