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完成單體容量最大的光儲示范項目,年供綠色清潔電力超1.74億千瓦時
4月17日,大唐文昌翁田10萬千瓦農光互補+儲能示范項目順利建成投產發電。該項目是海南省“十四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也是目前海南單體容量最大和文昌市“十四五”第一個開工的農光互補+儲能項目。[詳情]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長沙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實施強省會戰略是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湖南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的重點舉措,是深入實施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為切實抓好強省會戰略的實施,進一步支持長沙市高質量發展,現提出如下若干意見。[詳情]
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迎來建院二十周年之際,4月16日,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以下簡稱“元宇宙文化實驗室”)正式成立。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向波濤,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胡鈺,清華大學校友、中文在線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等出席成立揭牌儀式,揭牌儀式采用機器人和虛擬主播主持的方式,增加了現場“元宇宙屬性”。[詳情]
廣東:支持建設深圳市數據交易所,加快灣區半導體等三大產業集團建設
廣東省工信廳4月13日印發《2022年廣東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詳情]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022年將實施6次飛行任務,完成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
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介紹,2022年我國將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共計劃實施6次飛行任務。[詳情]
4月12日,貴州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省大數據局五部門聯合印發《支持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政策措施》,從十個方面加大對工業領域數字化轉型的支持力度。[詳情]
近期,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2022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名單,86家工廠入選,其中包含3家臺企申報的工廠。江蘇臺企轉型升級再添新動力。[詳情]
與傳統半導體生產線接軌,英特爾與荷蘭國有科研機構合作制造“硅量子比特”
4月15日,英特爾宣布,其位于俄勒岡州希爾斯伯勒的D1工廠與荷蘭國有科研機構Qtech合作生產了“硅量子比特”,即在傳統硅材料芯片的產線上制造量子比特,形成硅基半導體自旋量子。同時,這也是該工廠首次大規模制造量子比特,并將其與傳統半導體生產線進行接軌。英特爾表示,此次的生產規模可以生產超過10000個帶有多個硅量子比特的陣列,芯片生產率達到95%以上。[詳情]
降低價格產品就一定賣得多嗎?如果真是這樣,那么我們就該思考一個問題:多賣的這些客戶來自哪里?是客戶數量隨著價格門檻降低增加了?還是企業通過價格優勢獲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詳情]
全球減碳行動之下,工程機械行業主力機型技術創新升級步伐加快,作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轉型升級、貫徹落實“雙碳”目標的重要成果,新能源產品在市場嶄露頭角。在政策、技術與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工程機械新能源產業正形成動力技術多元化、多技術路線共存的發展格局。[詳情]
近日,工信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詳情]
經商各單位同意,現將《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2年工作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詳情]
在芯片制程營收方面,5納米制程的營收占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晶圓營收額的20%,7納米制程占30%。總體而言,先進制程(7納米及7納米以下的制程)的營收達到全季度晶圓銷售金額的50%。[詳情]
4月14日,經濟日報刊發專題報道《鐵建重工自主研發盾構機核心技術——“地下蛟龍”筑山海通途》,聚焦鐵建重工自主創新鑄國之重器,推動中國掘進裝備創新蝶變,走向世界。[詳情]
近日,在日照港石臼港區西16泊位,46臺挖掘機整齊碼放在碼頭前沿,正在等待裝船。在辦結海關監管手續后,它們將和膠合板等其他散雜貨一起乘輪起航運往黑海周邊國家。[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