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石化2022年度油氣勘探計劃對接會上,以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承擔研究和編制的《區帶評價技術規范》為指導,基本完成了主力探區的區帶劃分方案。
在我國六十多年的石油勘探歷程中,相繼頒布了盆地評價、圈閉評價、油氣藏評價等行業標準,但長期以來一直缺乏區帶評價的高級別技術標準,造成了盆地-區帶-圈閉-油氣藏勘探程序中技術指導性文件的缺失。為此,自2018年起,中國石化油田事業部與科技部共同組織,石勘院規劃所承擔起了中國石化《區帶評價技術規范》的研究與編制。
歷經兩年時間,在開展國內外資料大調研的基礎上,先后完成了該項標準的研究起草、征求意見、逐步完善,并于2020年由集團公司正式發布實施,2021年得到全面推廣應用。
中國石化《區帶評價技術規范》針對東部斷坳型與中西部疊合型兩大類盆地,根據其油氣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規律的差異,分別制定了兩大類盆地區帶劃分的流程、方法、技術要求,明確了區帶評價與勘探規劃研究之間的聯動機制與工作關系,實現了基礎地質研究與勘探規劃研究的統一;建立了以“風險-價值”為核心的區帶評價技術,實現了盆地-區帶-圈閉-油氣藏評價技術體系的統一;根據勘探程度高低分別建立了不同的區帶評價優選界限,實現了不同類型區帶與規劃部署層次的相一致;實現了區帶評價的規范化技術管理,填補了中國石化企業標準的空白。
以此為指導,2021年完成了塔里木、四川、渤海灣等重點含油氣盆地的區帶劃分方案,并分別制定了不同盆地的區帶評價細則,有效提升了中國石化“十四五”勘探規劃與2021~2022年度勘探計劃方案的研究部署質量,推動了中國石化高質量油氣勘探工作。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