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協同多部門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完善政策、加大支持,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全社會已形成共推“人工智能+”的良好氛圍。
東方IC
目前,“人工智能+”成效顯著:重點行業規?;瘧眠M程加快;降本增效作用逐步顯現;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特色示范應用;人工智能終端新產品、新場景不斷涌現。
在人工智能終端產業方面,智能手機輕量化部署國產大模型拓展功能,AI眼鏡等智能穿戴產品持續推出。國家發改委預計,該產業規模有望迎來“排浪式”增長。人工智能終端涵蓋智能手機、智能手表、AI眼鏡、AI PC等多種產品,近年來各大廠商積極探索端側AI應用場景,部分品類知名度和普及度逐步提升,智能眼鏡成為重要AI硬件落地形式。據wellsenn XR數據,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152萬臺,同比增長533%,2026年有望達1000萬臺,其中RayBanMeta銷量為142萬臺,較2021年推出的RayBanStories增長超300%。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AI終端創新呈現高性能計算、輕量化設計、場景多元化三大特點,CES2025成為技術落地核心舞臺,推動AI從云端向端側滲透,加速具身智能、自動駕駛等領域商業化進程。未來,AI與終端硬件深度融合將重塑消費電子生態,拓展人機協作邊界。從產業鏈看,AI賦能下,手機、PC等傳統消費電子終端硬件面臨更高性能需求,中上游各環節迎來革新機遇,如AI上機帶來算力提升,對散熱、存儲、電池等硬件提出新要求,同時智能手機光學升級持續,蘋果入局折疊屏手機市場也將加速產業鏈成熟。
AI技術正推動消費電子與智能駕駛產業鏈變革,硬件革新與場景擴容是核心驅動力。AI端側落地場景豐富,與傳統消費電子產業鏈重合度高,有望帶動產業鏈成長。
(審核編輯: 光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