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D打印行業即將有望迎來第三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2025年6月30日,上交所官網顯示,杭州易加三維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加增材”)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公司計劃募資12.05億元投入北京易加三維金屬3D打印擴產、杭州增材制造設備產業化等項目,進一步強化產能與技術優勢。
招股書披露,易加增材是一家主要專注于研發、生產和銷售工業級增材制造(3D打印)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相關產品和技術已在航空航天、工業制造、科研教育、消費電子等重要領域加快應用與推廣。
行業風口與科創屬性雙輪驅動 滿足科創板上市標準
當前,我國增材制造行業正處于快速產業化發展階段。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我國增材制造市場規模將超過630億元,2021年-2025年復合年均增速20%以上,行業景氣度持續高企。
資料顯示,易加增材順應增材制造行業的發展趨勢,經過多年發展,已研發生產系列機型豐富的增材制造設備,適用于不同的應用場景。為保持技術的先進性,公司注重研發投入,2022年至2024年累計研發投入占同期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為6.71%,此外公司研發人員占比達16.77%。截至2025年4月30日,易加增材已擁有授權專利123項(其中發明專利49項)、軟件著作權41項,牽頭或參與制定及修訂了11項增材制造技術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積累了豐富的科研成果。
在上市標準方面,此次易加增材選擇適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條的第一項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招股書顯示,易加增材2024年度營業收入為4.71億元,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2023年-2024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858.15萬元、9881.34萬元,累計超1.67億元,結合公司最近一次股本變動投后估值為41.90億元,大于10億元,預計公司滿足上述上市標準。
技術領跑+業績高增 全球化布局加速落地
以持續創新為核心競爭力,易加增材秉持著“讓3D打印走向直接制造”的使命,全面推進產品迭代與創新。根據招股書,公司不斷攻克大尺寸、大層厚、激光拼接等技術難題,已自主研發20余款3D打印設備并實現量產,其中于2023年推出的“EP-M1550超大尺寸金屬增材制造系統”獲“國內首臺(套)”認定,2024年推出的EP-M2050更在三軸打印尺寸上在行業內率先突破2米限制,配置36激光6矩陣模式,兼容49激光和64激光能力,成型效率更高。
憑借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一致性等優勢,易加增材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已覆蓋工業模具、醫療健康、汽車制造等領域,此外,公司相關設備正逐步應用于消費電子、機器人、低空經濟等領域。同時,易加增材正在積極加速“內外兼修”,布局海外市場,先后布局德國子公司和美國子公司等境外網絡,形成了立足國內、輻射全球的國際化業務營銷網絡,設備遠銷歐美、日韓、東南亞等眾多國家和地區。
市場的快速滲透與產品的競爭優勢,也反映在公司持續提升的盈利數據上。根據招股書,2022-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47億元、4.09億元、4.71億元,凈利潤從0.29億元增至0.99億元,2024年扣非凈利潤達0.93億元。
易加增材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將多維度提升自身競爭能力,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目標成為增材制造行業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隨著科創板上市進程推進,公司有望借助資本力量進一步釋放增長潛力,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審核編輯: 光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