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將進入規模化應用和形成新質生產力階段,核心產業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復合增長率達25%以上,技術驅動、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形成“三螺旋”增長動力。產業鏈從基礎層到應用層加速融合,北京、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三大創新集群,AI領域的創業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迎來“技術-資本-場景”三重爆發:國家AI大基金規模突破600億元撬動產業鏈;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A1領域投資案例數超過1700起,投資金額約1200億元;DeepSeek-R1的全球性破圈印證中國AI從“技術追趕”邁向“生態引領”的質變。
在此背景下,鏈接者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歷時6個月調研超400家機構和1000多個人投資者,從投資業績(40%)、產業影響力(30%)、前瞻判斷力(20%)、ESG貢獻(10%)四大維度,評選出塑造中國AI未來的50位頂級投資人。
6月26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的2025長三角國際人工智能創業大會上,由鏈接者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天使聯合匯、2025長三角國際人工智能創業大會組委會聯合發布。
2025中國人工智能投資人TOP50完整榜單
榜單宣示:
一、頭部格局穩固,綜合實力為王
頂級VC持續領跑:紅杉中國、五源資本、啟明創投等老牌綜合性風險投資機構占據榜單絕對頭部。其優勢在于全周期覆蓋能力、強大的品牌資源及跨領域協同效應。
“全能型”投資人主導:排名前列的投資人普遍展現出在“投資業績”和“產業影響力”上的雙重優勢。沈南鵬、劉芹等人的代表案例兼具巨大商業成功與產業變革意義,奠定了其領袖地位。
二、投資階段多元化,早期生態活躍
全周期與成長期是主力:榜單中明確標注“全周期”或“成長期”的投資人占比顯著,反映中后期成熟項目仍是價值實現的核心。符績勛、陳瑋、夏佐全等在此階段表現出色。
早期/天使力量不可忽視:超1/4投資人聚焦早期(含天使輪、Pre-A、A輪),如方愛之(真格基金/天使輪/大模型初創)、米磊(中科創星/早期/量子光子)、王嘯(九合創投/早期/數據智能)。這凸顯中國AI創新源頭活躍,專業早期基金(如真格、九合、英諾天使、奇績創壇)在發現和培育下一代顛覆者中扮演關鍵角色。陸奇在AI Infra/框架優化領域的早期布局極具前瞻性。
三、領域聚焦:大模型、機器人、芯片構成“黃金三角”
大模型/基礎層熱度登頂:“大模型”及其基礎設施是最大熱點,直接相關投資人超10位。這印證了生成式AI引發的資本狂熱及對底層能力的重視。
具身智能與機器人全面崛起:“機器人”、“具身智能”、“工業自動化”是第二大集群。劉蘇華(深創投/機器人)、黃明明(明勢資本/具身智能)、陳昱(云啟資本/具身智能)、鄭俊聰(祥峰投資/具身智能生態)等紛紛押注,涵蓋工業、服務、特種等多場景。
AI芯片與算力基石受追捧:芯片領域持續高投入,宓群(光速中國/芯片)、牛奎光(IDG/AI芯片)、白宗義(耀途資本/半導體)、龍宇(BAI/IoT芯片)等深耕于此。結合“量子計算”(米磊)、“光子芯片”等前沿方向,資本正全力夯實AI算力底座。
垂直應用遍地開花:自動駕駛(符績勛)、智能汽車(許達來)、生物計算(周煒、劉蘇華)、AI制藥(王淮)、金融AI、工業AI(毛丞宇)、AIGC工具(陳瑋)等細分領域均有專業投資人布局,顯示AI賦能千行百業的廣度。
四、機構生態:多元并存,專業垂直機構嶄露頭角
綜合巨頭主導:紅杉、IDG、GGV紀源、深創投等平臺型機構憑借綜合實力上榜人數多。
垂直型基金鋒芒畢露:云啟資本(工業AI/AR生態、具身智能)、耀途資本(半導體/物聯網)、中科創星(量子/光子)等通過深耕特定領域建立起獨特認知和項目源,成功躋身前列。
國資/產融背景機構地位穩固:深創投、上城資本、國中資本等結合政策與產業資源,在硬科技和基礎設施投資中作用顯著。
五、地域與ESG:北京長三角領先,責任投資萌芽
地域高度集中:投資人所屬機構總部絕大部分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粵港澳),印證文件所述三大創新集群的資本集聚效應。
ESG初具權重:榜單首次將“ESG貢獻”(10%)納入評價體系,雖占比尚低,但標志著責任投資理念在AI領域開始受到關注。生物計算、綠色科技等方向的項目(如周煒-啟函生物)可能因此受益。
前瞻洞察:
1.“三螺旋”驅動深化:技術突破(如DeepSeek-R1代表的AGI進展)、國家大基金引領、真實場景落地將繼續共振,吸引資本持續加碼。
2.“應用層”價值亟待釋放:當前投資仍偏重基礎設施(大模型、芯片)和硬件(機器人),AI在醫療、教育、能源等垂直行業的深度應用及商業化潛力,將是下一階段價值挖掘重點(如衛哲-AI+新消費、李宏瑋-智能座艙/AIoT)。
3.全球化視野考驗:僅林君叡(紅杉資本)明確聚焦“全球硬科技”(OpenAI,SpaceX)。中國AI投資人如何更深度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提升國際影響力,是未來關鍵課題。
4.早期技術押注決定未來:量子計算(米磊)、腦機接口(劉曉鷹-強腦科技)、新型AI架構(陸奇)等前沿領域的早期投資,或將孕育顛覆性力量。
2025中國AI投資人TOP50榜單,描繪出一幅由頂尖資本力量驅動的產業創新圖景。頭部機構憑借全周期能力與生態優勢引領風潮,早期資本則敏銳捕捉技術萌芽;大模型、機器人、芯片構成投資“黃金三角”,而AI向千行百業的滲透孕育著更廣闊機遇。隨著ESG理念融入和全球化挑戰臨近,中國AI投資人不僅需慧眼識珠,更需肩負起引領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任,方能真正“執牛耳”于AI投資的黃金時代。
(審核編輯: 朝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