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記者從賓陽縣委宣傳部獲悉,總投資3億元的南寧(賓陽)立德機器人生產基地近日在賓陽縣賓州產業園正式啟用。該基地是廣西首個焊接機器人項目生產基地,從啟動建設到正式投產僅用130天,為賓陽縣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跨越性一步。
南寧(賓陽)立德機器人生產基地母公司——深圳立德機器人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自主研發的分布式驅動控制系統與AI視覺焊接集群技術,融合數字孿生、深度學習算法實現多重突破,建立起船舶行業首個覆蓋船舶設計、焊接工藝、設備狀態、輔料監控等全流程的數字資產平臺,破解船舶制造“用工荒、交付難”的行業痛點。
南寧(賓陽)立德機器人生產基地主要建設焊接機器人整機生產線、培訓中心、展示中心等,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以及新能源汽車、造船、工程機械、鋼鐵、動力電池、冷鏈行業,提供工業機器人、無人物流整體解決方案。該項目達產后年產值10億元,目前已有一批產品交付客戶。
據悉,該公司在生產制造環節廣泛應用AI智能焊接工藝,通過AI算法、運用3D掃描+AI建模,分析焊接參數,實時對比焊接結果與設計圖紙的偏差,實現零缺陷焊接。在視覺質檢系統方面,基于計算機視覺的焊縫缺陷檢測可替代傳統人工抽檢,提高準確率和效率。
在供應鏈與物流管理方面,公司運用AI預測原材料需求+視覺導航,實現物料自動配送。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供應商交貨周期、質量評級,AI輔助決策采購策略,實現了人工智能+先進制造。“焊接機器人是高端制造的核心環節,契合工業自動化發展趨勢,市場前景廣闊。”基地副總經理段俊說。
近年來,賓陽縣圍繞服務建設“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和“一體兩翼”產業空間發展格局,堅持強產業促發展,抓好低空經濟及先進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依托全區首個縣域新質生產力創新基地精準發力。從多弗直升機到鼎峰無人機,從立德焊接機器人到晶飛能源光伏組件出口歐洲,再到中南電力風電場引入AI運維實現無人機替代70%人工巡檢、年增發電超1100萬千瓦時,“人工智能+先進制造”呈現出新質生產力方興未艾、經濟蓬勃發展的良好景象。
(審核編輯: 朝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