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號乘組圓滿完成首次出艙活動,這也是我國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進行的第8次出艙,對于航天員和艙外航天服來說也是一次新的考驗和挑戰。為了保證此次出艙活動的順利開展,中國航天員中心艙外服團隊在任務前,同航天員一起對空間站內3套艙外航天服進行了細致的狀態檢查。[詳情]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顯示產業克服重重挑戰,展現出強勁韌性,2022全年行業產值將接近5000億人民幣,全球市場占比超過38%。在投資方面,中國市場繼續保持活力,投資結構有了明顯的改善,材料方面的投資接近750億元,首次超過了器件,投資方向明顯從LCD向OLED、Micro LED及部分上游材料轉移。[詳情]
2月10日0時16分,經過約7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五號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詳情]
為落實《“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助力工業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推薦工作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22〕235號),經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及專家評審,現將擬確定的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予以公示。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間內與我們聯系,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詳情]
2022年廣西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4222家 今年集中力量實施科技“尖鋒”專項行動
2月8日,記者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提供有力科技支撐”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創新型廣西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4222家,同比增長31.6%;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達3800家,增長14.7%;認定瞪羚企業56家,總數達132家。[詳情]
近日,由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晉江)有限公司牽頭創建的福建省高端綠色鞋服制造業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入選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系泉州唯一。[詳情]
中國糧食加工機械制造行業發展迅速,其發展有利于推動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糧食加工機械制造行業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行業發展日新月異。[詳情]
?近日,棗莊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下達2023年市重點項目名單的通知》,通知提出,2023年市重點項目180個,總投資3797.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11.3億元。[詳情]
低谷求變,等待春風:2022年中國工程機械代理商生存狀態調研分析報告
2023年1月10-16日,《今日工程機械》進行了“2022年全年度中國工程機械代理商生存狀態調查”,樣本覆蓋區域是全國除港澳臺和西藏之外的全部省份區域。從被調查代理商樣本的區域、品牌和級別分布的情況看,可以基本反映2022年全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代理渠道的現狀。 [詳情]
跑好第一棒,奮戰開門紅。2月7日,《廣西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柳工挖掘機智能互聯鑄重器 以高強生產效率提速開年復工排產》,聚焦柳工挖掘機高端工程機械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開年復工生產情況,以及通過智能化、節能化、柔性化、數字化及連接生產全要素、貫穿制造全流程的智能互聯體系,實現了生產效率提高20%。[詳情]
近日,現代工程機械(Hyundai Construction Equipment)宣布,將于3月在ConExpo Con/Agg(拉展)展示當前和未來全新的設備型號,包含小型履帶和滑移裝載機。這意味著現代將重新進入小型履帶和滑移裝載機市場(展位號:西展廳W42501)。[詳情]
山東省肥城經濟開發區坐落在肥城市邊院鎮境內,鹽礦資源豐富,已探明巖鹽儲量50.2億噸。4家大型制鹽企業年制鹽規模達到721萬噸,現有鹽穴腔體46對,每年產生300萬立方米的地下鹽穴空間。落實“雙碳”目標,肥城經開區利用巖鹽開采后形成的地下巨型鹽穴,于2021年9月建成壓縮空氣儲能電站10MW示范項目。目前,當地正全力推進中儲國能3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項目,建設千兆瓦級鹽穴儲能基地,助力泰安打造中國“儲能之都”。 ?[詳情]
我省確定南京康尼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軌道交通門系統智能工廠等112個工廠為2023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詳情]
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光電子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近日已正式落戶光谷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