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繪就“雙碳”路線圖,走出了以綠色科技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作為科技引領的物聯網生態品牌,海爾早已繪就“雙碳”路線圖,走出了以綠色科技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并不斷輸出綠色低碳方案的全生態綠色發展之路。[詳情]
“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科學有序推進”“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2022年全國兩會,“碳達峰、碳中和”依然是焦點熱詞,實現“3060目標”有了更加科學、清晰的指引。[詳情]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首次在國家政策層面明確了鋼鐵行業碳達峰的時間表:力爭到2025年,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詳情]
浩亭“Connectivity+”與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今年定位緊密鏈接
數字化和可持續性不僅僅是今年展會的流行語,也是我們思考和行動的兩個指導原則,浩亭德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Christopher Ukatz先生在數字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預覽展示中說道。技術集團把這一概念總結為“Connectivity+”。這一切都與社會大趨勢有關:可持續發展、(去)全球化、人口變化及其衍生技術:模塊化、自治和數字孿生。在概括性術語“Connectivity+”下,技術集團展示了符合技術和社會大趨勢的產品、解決方案、服務和應用,從而為未來的挑戰提供了答案。這不是一個理論構想,這個事實使得對客戶附加值的關注更加清晰。[詳情]
國家提出“雙碳”目標之后,全國各省市也陸續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并提出了發展目標,具體總結如下[詳情]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日前出臺2022年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計劃,聚焦“減污降碳”總要求,推進全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計劃》明確了全年推動減污降碳協同控制、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建設碳普惠體系、完善碳排放統計監測體系、加強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技術研究、強化組織保障等6大類29項48條具體任務。[詳情]
衡水老白干是國內一家著名白酒品牌,擁有著1900多年的釀造歷史。千年之間,它一直堅持古法釀造,在傳承中國白酒文化的同時,用匠心精神釀造每一杯白酒。可如今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衡水老白干也開始順應時代腳步,全面實現綠色發展。[詳情]
長期以來,Mobis一直高度關注環保領域,致力于通過技術革新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減少公司碳排放量,Mobis采取多項切實舉措,全方位推動汽車能源轉型。[詳情]
碳中和產業園以生產低碳、新能源和節能減排、有市場潛力的產品為主,重點發展風電、氫能、光伏等產業,重點引進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等低碳、零碳企業。[詳情]
“碳達峰”“碳中和”究竟是什么?我們的經濟、社會將會被如何影響?
界資源研究所(WRI)的統計顯示,全球已經有54個國家碳排放實現達峰。2020年,全球碳排放排名前15位的國家中,美國、俄羅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亞、德國、加拿大、韓國、英國和法國已經實現碳排放達峰,歐盟27國作為整體早已實現碳達峰。[詳情]
我國首個“零碳”物流園區:京東“亞洲一號”西安智能產業園獲碳中和認證證書
?近日,京東“亞洲一號”西安智能產業園獲得由兩家單位北京綠色交易所和華測認證(CTI)分別頒發的碳中和認證證書,成為我國首個“零碳”物流園區。[詳情]
《“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提高建筑綠色低碳發展質量
記者日前獲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要求圍繞落實我國2030年前碳達峰與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立足城鄉建設綠色發展,提高建筑綠色低碳發展質量,降低建筑能源資源消耗,轉變城鄉建設發展方式,為2030年實現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詳情]
北京冬奧會將“綠色奧運”的理念貫徹于從申辦到舉辦的全過程之中,賽事電力來源僅限于風能、水能和太陽能這些可再生能源。場館和配套設施使用的綠色電力,來自于張家口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的風電場。整個冬奧期間,85%的車輛使用電力或氫氣。北京冬奧會由此提出了一個新的奧運模式——實現“碳中和”。[詳情]
浙江省2021年度建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考核結果近日出爐,鄞州區榮獲建筑工業化優秀區(縣、市),這是該區建筑工業化工作連續三年獲省級考核優秀。[詳情]